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防风(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rucz.) Schischk.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主产于黑龙江的安达、泰康、泰来、肇东、肇州、肇源,吉林的洮安、镇赉,辽宁的昭盟、铁岭地区。以黑龙江产量最大。此外,内蒙古的化德、商都、兴和,山西的安泽、沁源、和顺、武乡,河北的张家口、承德等地区均产。

  • 中药名称防风

  • 中药学名(拉丁名)SAPOSHNIKOVIAE RADIX

  • 别 名铜芸、回云、回草

  • 所属功效类解表药

  • 伞形科

  • 分布区域主产于黑龙江的安达、泰康、泰来、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 Turcz.) Schischk.的干燥根。(《中国药典2020》)

分布产地

主产于黑龙江的安达、泰康、泰来、肇东、肇州、肇源,吉林的洮安、镇赉,辽宁的昭盟、铁岭地区。以黑龙江产量最大。此外,内蒙古的化德、商都、兴和,山西的安泽、沁源、和顺、武乡,河北的张家口、承德等地区均产。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中国药典2020》)

药材性状

本品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下部渐细,有的略弯曲,长15-30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纵皱纹、多数横长皮孔及点状突起的细根痕。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有的环纹上残存棕褐色毛状叶基。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中国药典2020》)

性味归经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中国药典2020》)

药材功效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中国药典2020》)

药材主治

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中国药典2020》)

用法用量

5-10g。(《中国药典2020》)

用药禁忌

血虚发痉及阴虚火旺者慎服。(《中华本草》)

贮藏保存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中国药典2020》)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5-30列细胞。栓内层窄,有较大的椭圆形油管。韧皮部较宽,有多数类圆形油管,周围分泌细胞4-8个,管内可见金黄色分泌物;射线多弯曲,外侧常成裂隙。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甚多,呈放射状排列。根头处有髓,薄壁组织中偶见石细胞。
粉末淡棕色。油管直径17-60μm,充满金黄色分泌物。叶基维管束常伴有纤维束。网纹导管直径14-85μm。石细胞少见,黄绿色,长圆形或类长方形,壁较厚。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丙酮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防风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升麻素苷对照品、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中国药典2020》)

中药配伍

1.治自汗:防风、黄芪各一两,白术二两。每服三钱,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丹溪心法》玉屏风散)
2.治偏正头风,痛不可忍者:防风、白芷各四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心服。未愈连进三服。(《普济方》)
3.治白虎风,走转疼痛,两膝热肿:防风一(二)两(去芦头,微炒),地龙二两(微炒),漏芦二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防风散)
4.治一切风疮疥癣,皮肤瘙痒,搔成瘾疹:防风(去叉)、蝉壳、猪牙皂荚(酥炙,去皮、子)各一两半,天麻二两。上四味为细末,用精羊肉煮熟捣烂,以酒熬为膏,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荆芥酒或茶汤下。(《圣济总录》防风丸)
5.治破伤风及打扑伤损:天南星(汤洗七次)、防风(去叉股)各等分。细末。如破伤以药敷贴疮口,然后以温酒调下一钱;如牙关急紧,角弓反张,用药二钱,童子小便调下;或因斗伤相打,内有伤损之人,以药二钱,温酒调下。(《本事方》玉真散)
6.治老人大肠秘涩:防风、枳壳(麸炒)各一两,甘草半两。为末,每食前白汤服二钱。(《简便单方》)
7.解中附子毒:用防风浓煎汁,服之愈。(《古今医统》)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中国药典2020》)

道地性

关药、 蒙药、 北药

相关论述

1.《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痹,《太平御览》作‘痛’),烦满,久服轻身。”
2.《本草经集注》:“杀附子毒。”
3.《别录》:“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字乳金疮内痉。”
4.《日华子》:“治三十六般风,男子一切劳劣,补中益神,风赤眼,止泪及瘫缓,通利五脏关脉,五劳七伤,羸损盗汗,心烦体重,能安神定志,匀气脉。”
5.王好古:“搜肝气。”(引自《纲目》)
6.《长沙药解》:“行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孪,活肢节,起瘫痪,清赤眼,收冷泪,敛自汗、盗汗,断漏下、崩中。”
7.《本草求原》:“治破伤风,偏正头风,为补脾胃之引药,解乌头、芫花、野菌诸热药毒。”

传说渊源

       相传大禹治水至“地平天成”时,为了庆祝成功、犒劳将士臣民,在会稽召集各路诸侯共商日后治国大计。当各路诸侯会集于会稽山下共同欢庆时,唯有同大禹父子共同治过水的防风未到。大禹大怒,认为防风高傲小瞧了他。当防风第二天赶到会稽时,大禹一怒之下,下令杀死防风。
       防风被大禹杀死实在冤枉。防风当时在浙江,距会稽甚远,又逢雨季,中途又有苕溪和钱塘江,苕溪发大水难以通过,故误了行程和会期。
       防风被杀之时,人头落地,并从其体内喷溅出白血,白血洒落在地上。第二年,白血洒落处长满一种伞形羽状小草,后来当地老百姓在治水劳作之时患风寒、头痛发热、周身不适时,用此草煎汤服用获得奇效。老百姓议论纷纷,说这是防风留给他们的神草。为了纪念防风,老百姓就给这种草起名为防风。

原标题:防风
词条标签:防风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