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相克食物】
茵陈蒿+醋=降低营养价值
茵陈蒿富含胡萝卜素,经人体代谢后可转变为维生素A被人体吸收,而醋会破坏胡萝卜素,使茵陈蒿失去应有的营养价值。
食材档案————————————————————————————————
【别名】青蒿、婆婆蒿、绒蒿。
【解说】茵陈蒿是早春时采集的菊科植物茵陈的嫩茎叶,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食疗功效】茵陈蒿性凉,味甘、辛,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平喘、降低血压、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之功效。
【热量】65千卡/100克
【食用方式】可凉拌、炒食、炖汤等。
【适宜人群】老少皆宜,尤其适合肝炎、黄疸、湿热小便不利、风痒疥疮者食用。
【不宜人群】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药用价值】早春二、三月采摘的基生叶,嫩苗与幼叶入药,中药称“因陈”、“茵陈”或“绵茵陈”,含氯原酸(chlorogenicacid),香豆精(scoparone),咖啡酸(caffeicacid)等,为治肝、胆疾患的主要成分。还含挥发油,主要成分有户β-蒎孺、菌陈二烯酮(capillione)、茵陈滞(capillene)及茵陈素(capillarin)等。古本草书如《神农本草经》及《本草纲目》等记载: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等。但据作者考察与考证:药用“茵陈”除为本种外,还有其近缘种-猪毛蒿A.scopariawaldst.etKit.,其嫩苗与幼叶亦称“茵陈”,并入药。本种水提取液对多种杆菌、球菌有抑制作用,挥发油有抗霉菌的作用。本种还作青蒿(即黄花蒿A.annuaLinn.)的代用品入药。
【食疗菜谱】
★凉拌菌陈蒿★
原料:茵陈蒿250克,盐、味精、白糖、麻油各适量。
制法:将茵陈蒿放入沸水中焯熟,捞出洗净沥干,切碎放入盘中,加入盐、味精、白糖、麻油拌匀即可。
功效:利湿退黄、祛风明目,适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疥疮、两目昏花、夜盲等病症。
营养素分析(以每100g可食部计)
| 水分(g) | 蛋白质(g) | 脂肪(g) | 碳水化合物(g) | 胆固醇(g) | 维生素A(g) | ||||
| 79 | 5.6 | 0.4 | 12 | -- | 837 | ||||
| 胡萝卜素(μg) | 维生素B1(mg) | 维生素B2(mg) | 烟酸(mg) | 维生素C(mg) | 维生素E(g) | ||||
| 5020 | 0.05 | 0.35 | 0.2 | 2 | -- | ||||
| 钙(mg) | 磷(mg) | 钾(mg) | 钠(mg) | 镁(mg) | 铁(mg) | 锌(mg) | 硒(mg) | 铜(mg) | 锰(mg) | 
| 257 | 97 | -- | -- | -- | 21 | -- | -- | -- | -- |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