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脏腑养生 > 正文

行之有效的肠胃保健穴位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22/6/29
导读:足三里——若要肠胃好,三里经常按“足三里”的意思是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故名“足三里”。自助取穴:上巨虚穴位于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 3寸。所属…

      足三里——若要肠胃好,三里经常按

“足三里”的意思是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故名“足三里”。

自助取穴:上巨虚穴位于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 3寸。
所属穴位:上巨虚穴属足阳阴胃经。 功效说明:有调和肠胃、通经活络的作用。

功效说明: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防病保健的作用。 

主治疾病: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等症状。


配伍治病:足三里配冲阳穴、仆参穴、飞扬穴、复溜穴、完骨穴,有补益肝肾、濡润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推按1〜3分钟,长期按摩,可改善消化不良、下肢不遂等。


      上巨虚——大肠疾患找上巨虚

“上巨虚”的意思的是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处于较低的天部层次,较高的天部层次气血物质虚少,因其气水湿较多而滞重,天之上部的气血相对处于空虚之状,故名“上巨虚”。

自助取穴:上巨虚穴位于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
所属穴位:上巨虚穴属足阳阴胃经。 

功效说明:有调和肠胃、通经活络的作用。
主治疾病:腹痛、腹泻、便秘、肠痈、阑尾炎、胃肠炎、下肢痿痹、膝胫酸痛等症状。

配伍治病:上巨虚配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天枢穴、气海穴,治胃腹胀痛、呃逆、呕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止(脾气虚弱)。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推按1〜3分钟,长期按摩,可改善便秘、膝胫酸痛等。

      解溪——肠胃不好找解溪
“解溪”的意思是指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散解,流溢四方。本穴为丰隆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因本穴的通行渠道狭小,地部经水满溢而流散经外,故名“解溪”。

自助取穴:解溪穴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所属穴位:解溪穴属足阳阴胃经。 

功效说明:有舒筋活络、清胃化痰、镇惊安神的作用。 

主治疾病:癫痫、精神病、头痛、腓神经麻痹、运动系统疾病、踝关节周围组织扭伤、胃炎、肠炎等症状。
配伍治病:解溪配条口穴、丘墟穴、太白穴,有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膝股肿 痛、脚转筋;
                解溪配血海穴、商丘穴,有和胃降逆的作用,主治腹胀; 

                解溪配商丘穴、丘墟穴、昆仑穴、太溪穴,可舒筋活络,主治踝部痛。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推按2〜3分钟,长期按摩,可改善头痛、腓神经麻痹等。


      公孙——健脾胃助消化
此穴的意思是指本穴物质为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汇后化成了天部的水湿风气。本穴物质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太白穴传来的天部之气,二是由地部孔隙传来的冲脉高温经水。

自助取穴:公孙穴位于跖区,第一趾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所属穴位:公孙穴属手足太阴脾经。
功效说明:有健脾化湿、和胃理中的作用。 

主治疾病:胃痛、呕吐、饮食不化、肠鸣腹胀、腹痛、腹泻、水肿、烦心失眠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丰隆、中魁、膻中,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呕吐痰涎、眩晕不已;配解溪、中脘、足三里,有健脾化食、和中消积的作用,主治饮食停滞、胃脘疼痛;配束骨、八风,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足趾麻痛。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公孙100〜200次,每天坚持,可改善腹痛。


      商丘——健脾消食
脾经的热散之气由此快速通过,该穴物质为公孙穴传来的水湿风气,其性湿热且循脾经上行,而该穴的气血通道又如滴孔般细小,强劲的风气吹走了该穴中的脾土微粒,如废墟一般,故名“商丘”。
自助取穴:商丘穴位于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所属穴位:商丘穴属手足太阴脾经。
功效说明:有健脾化湿、肃降肺气的作用。 

主治疾病:腹胀、肠鸣、腹泻、便秘、食不化、咳嗽、黄疸、足踝痛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阴陵泉、曲泉、阴谷,有和胃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胃脘痛、腹胀;配三阴交,有补脾益气的作用,主治脾虚便秘;配天枢、阴陵泉,有健脾化湿的作用,主治腹泻、腹胀;配气海,可治腹胀肠鸣。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商丘100〜200次,每天坚持,可改善踝部疼痛。

      大横——大肠疾病它解决
本穴物质为天部横向传输的水湿风气。本穴物质为腹结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形成风气,其运行方式为天部的横向传输,所以名“大横”。

自助取穴:大横穴位于腹中部,距脐中4寸。 

所属穴位:大横穴属手足太阴脾经。 

功效说明:有除湿散结、理气健脾、通调肠胃的作用。 

主治疾病:泄泻、便秘、腹痛、腹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天枢、足三里,治腹痛。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大横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绕腹痛。


      腹哀——建脾和胃助消化
本穴物质为大横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降之于地部,脾土受湿而无生气之力,因而悲哀,哀其子金气不生也,所以名“腹哀”。
自助取穴:腹哀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
所属穴位:腹哀穴属手足太阴脾经。 

功效说明:有消食导滞、健脾和胃、理气调肠的作用。 

主治疾病: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胃溃疡、胃出血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气海,可治肠鸣。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腹哀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消化不良、腹胀。


       府舍——腹痛便秘不用愁
本穴有地部孔隙与体内阴维脉相通,体内的阴维脉的水液外传本穴,本穴的气血物质部分是来源于脏腑,所以名“府舍”。
自助取穴:府舍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4.3寸,距前正中线4寸。
所属穴位:府舍穴属手足太阴脾经。 

功效说明:有散结止痛、健脾理气的作用。
主治疾病:腹痛、疝气、肠炎、便秘、附件炎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气海,可治腹痛。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府舍100〜200次,每天坚持,可缓解腹股沟痛。


      内关——健胃和气
本穴物质是间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流至本穴后,由本穴注入心包经的体内经脉,心包经体内经脉经水的汽化之气,无法从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如同被关卡阻挡住了一样,所以名“内关”。
自助取穴: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所属穴位: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 

功效说明:有宁心安神、和胃理气的作用。
主治疾病: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肘臂挛痛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太渊,有益心安神、理气复脉的作用,主治无脉症;配足三里、中脘,有和胃降逆、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胃脘痛;配三阴交、合谷,有益气行血、化瘀通络的作用,主治心气不足之心绞痛;配神门,有镇静安神的作用,主治失眠。
按摩方法:合并食指中指,两指揉按内关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缓解呕吐。


      中魁——降逆和胃
“中”指的是正中心,“魁”是首或第一的意思,首为阳,尾为阴,故名为“中魁”。中魁名意是指向大肠传送阳热之气。
自助取穴:中魁穴位于中指背侧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
所属穴位:中魁穴属经外奇穴。
功效说明:疏通经络,降逆和胃。 

主治疾病:呕吐、反胃、白癜风、牙痛等病症。
配伍治病:中魁配公孙穴、膻中穴、丰隆穴,治呕吐、眩晕。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腹揉按中魁3〜5分钟,可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病症。


      梁丘——顽固胃病寻梁丘
“梁丘”的意思是指本穴的功用为约束胃经经水向下排泄,因本穴位处肌肉隆起处,对流来的地部经水有围堵作用,经水的传行只能是满溢越梁而过,故名“梁丘”。
自助取穴:梁丘穴位于膝上2寸间。 

所属穴位:梁丘穴属足阳阴胃经。
功能说明:有调理脾胃的作用。
主治疾病:主治胃酸过多、胃痉挛、腹泻、膝关节痛等症状。
配伍治病:梁丘配曲泉穴、膝阳关穴,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筋挛、膝关节不得屈伸;梁丘配犊鼻穴、阳陵泉穴、膝阳关穴、阴陵泉穴,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痛。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推按1〜3分钟,长期按摩,可改善胃痉挛、膝关节痛等。

      四缝——促进消化
“四”指的是数量,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均有一个穴位点;“缝”是指指骨关节横纹缝。故名为“四缝”。

自助取穴:四缝穴位于第2〜第5手指掌面,中间指关节的中央。共8穴。
所属穴位:四缝穴属经外奇穴。 

功效说明:健脾行气、活血化瘀。
主治疾病:小儿疳积、小儿惊风、消化不良、腹泻、咳嗽、感冒、气喘、蛔虫病等病症。
配伍治病:四缝配内关穴、合谷穴,治百日咳。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尖掐揉四缝,每穴掐揉2〜3分钟,可治疗疳积、胃脘痛。

      长强——清热通便
“长”,指长久的意思,“强”,指强盛、强大,气血经本穴向外输出时强劲、饱满而且源源不断,故名“长强”。
自助取穴:长强穴位于人体尾骨端下0.5寸,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所属穴位:长强穴属督脉。
功效说明:清热通便、活血化瘀。
主治疾病: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痔疮、脱肛、惊风等病症。
配伍治病:长强配合承山穴,有舒经活络的作用,治痔疮; 

                长强配小肠俞穴,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治便秘、淋症; 

                长强配身柱穴,有通络止痛的作用,治脊背疼痛; 

                长强配百会穴,有理气安神的作用,治脱肛、头昏。
按摩方法:用食指中指并拢,指尖着力,揉按长强3〜5分钟,有益气升阳的功效。


      下脘——健脾和胃
“下”指的是下方、下部的意思,“脘”是指空的管腔,任脉上部的经水在本穴开始向下而行,故名“下脘”。
自助取穴:下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所属穴位:下脘穴属任脉。 

功效说明: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
主治疾病:胃痛、呕吐、呃逆、腹胀、饮食不化、胃溃疡等病症。
配伍治病:下脘配天枢穴、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穴,治急性菌痢(可针灸并用)。
按摩方法:食指、中指指尖先顺时针按揉,再逆时针按揉3〜5分钟,改善饮食不化。


      太白——健脾强消化
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件之气,所以名“太白”。
自助取穴:太白穴位于跖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处。
所属穴位:太白穴属手足太阴卑经。 

功效说明:有健脾化湿、理气和胃的作用。
主治疾病:腹痛、肠鸣、腹胀、呕吐、腹泻、饥不欲食、胃痛、便秘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公孙、大肠俞、三焦俞,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肠鸣、腹泻;配复溜、足三里,有和胃调中的作用,主治腹胀;配中脘、足三里,可治胃痛。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太白100〜200次,每天坚持,可改善腹胀胃痛。


      魂门——健脾养胃
魂,是指肝脏的阳热风气;门,指出入的门户。肝脏的阳热风气由本穴外输膀胱经,故名 “魂门”。
自助取穴:魂门穴位于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所属穴位:魂门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功效说明: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作用。
主治疾病:胸胁胀满、呕吐、泄泻、背痛、胃痛、消化不良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中都、阳陵泉,有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的作用,主治胸胁胀痛。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魂门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肠鸣泄泻、呕吐。


      阳纲——调理肠胃
阳,指阳气;纲,网上之总绳。胆腑的阳气由此外输膀胱经,脏腑阳气在本穴汇聚,对外输的阳气就像在此处被汇总,故名“阳纲”。
自助取穴:阳纲穴位于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所属穴位:阳纲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功能说明:有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的作用。 

主治疾病:黄疸、腹痛、腹胀、肠鸣、泄泻、消渴、背痛、消化不良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天枢、气海,有理中和胃、调肠止泻的作用,主治肠鸣、腹痛泻;配气海,可治腹胀。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阳纲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肠鸣、腹胀等。


      意舍——促进消化
意,这里指脾气的意思;舍,指来源。脾脏的热燥阳气由本穴外输膀胱经,故名“意舍”。
自助取穴:意舍穴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所属穴位:意舍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功效说明:有健脾和胃、化湿消滞的作用。 

主治疾病: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期门、阳陵泉,有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的作用,主治黄疸;配脾俞、胃俞,可治腹胀。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意舍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肠鸣、腹胀等。


      胃仓——健胃、消食
胃,指胃腑;仓,指存储聚散之所。胃腑的湿热之气由本穴外输膀胱经,故名“胃仓”。
自助取穴:胃仓穴位于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所属穴位:胃仓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功效说明:有健脾和胃、理气消滞的作用。
主治疾病:胃痛、呕吐、腹胀、小儿食积、水肿、便秘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脾俞、四缝,有健脾消食化积的作用,主治腹胀、小儿疳疾;配足三里,可治胃痛。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胃仓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消化不良、胃痛。


      石关——消食通便
石,肾所主的水;关,关卡。此穴的意思是指肾经冲脉气血在此冷降为地部水液。本穴物质为商曲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为地部水液,地部水液不能循肾经上行,所以名“石关”。
自助取穴:石关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所属穴位:石关穴属足少阴肾经。 

功效说明:有消积止痛、调理气血的作用。
主治疾病:胃肠炎、腹痛、呕吐、便秘、泌尿系统感染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内关、足三里,有宽中理气、调和胃肠的作用,主治胃痛、腹痛、吐、膈肌痉挛;配中脘,可治胃痛、呕吐、腹胀。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石关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呃逆、呕吐、腹胀。


      京门——消胀、健腰、利水
“京”,指人与物汇聚之所;“门”,指出入的门户。由日月穴下传至本穴的气血在此聚集且散热冷降,故名“京门”。
自助取穴:京门穴位于腰部侧端,第12肋游离端下方凹陷处;章门穴后1.8寸处。
所属穴位:京门穴属足少阳胆经。 

功效说明:有健脾通淋、温阳益肾的作用。
主治疾病:肾炎、腹胀、小腹痛、水肿、腰痛、肠鸣、小便不利、泄泻、腰胁痛等病症。
配伍治病:京门配肾俞穴、三阴交穴,有补肾壮腰的作用,主治肾虚腰痛;京门配天枢穴、中脘穴、支沟穴,有宽肠通腑气的作用,主治腹胀。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由轻到重揉按3〜5分钟,长期按摩,可改善小便不利等。


      章门——调脾胃、助消化
此穴的意思是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本穴物质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此强劲风气风停气息,风气如同由此进入门户一般,所以名“章门”。

自助取穴:章门穴位于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所属穴位:章门穴属足厥阴肝经。

功效说明:有疏肝健脾、清利湿热、理气散结的作用。 

主治疾病:腹痛、腹胀、泄泻、胁痛、黄疸、消化不良、胃痉挛、胸瘀闷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足三里、梁门,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腹胀;配内关、阳陵泉,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胸胁痛;配足三里、太白,有健脾和胃止呕的作用,主治呕吐;配中脘、气海、足三里,可治腹胀、腹痛。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章门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腹痛、腹胀。



      幽门——止呕、和胃
本穴物质为腹通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因其性寒湿滞重,至本穴后,在外部传入之热的作用下只有极少部分水湿循经上行,肾经冲脉气血从此由寒湿之性转而变温热之性,所以名“幽门”。
自助取穴:幽门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所属穴位:幽门穴属足少阴肾经。 

功效说明: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
主治疾病:慢性胃炎、腹痛、呕吐、消化不良、泄泻、痢疾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内关、梁丘,有理气和胃、调肠止痛的作用,主治胃痛,呃逆、腹痛,配支沟、阳陵泉,有疏肝清热、理气活血的作用,主治胁痛、肋间神经痛;配中脘、建里,可治呕吐、胃痛。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幽门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胃脘胀痛、呕吐。


      关门——调理肠胃,利水消肿
本穴物质为梁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传至本穴后,由于受腹内部的外散之热及胃经区域自身之热,经水气化为枯竭之状,脾土物质随之屯驻,如被关卡一般,故名“关门”。
自助取穴:关门穴位于腹部,脐中上3寸,任脉旁开2寸。
所属穴位:关门穴属足阳明胃经。 

功效说明:有调理肠胃、利水消肿的作用。 

主治疾病:胃炎、胃痛、便秘、遗尿、水肿等症状。
配伍治病:关门配中脘穴、足三里穴、下巨虚穴、关元穴,有健脾行气、和中消胀的作用,主治腹胀、腹痛、消化不良。
按摩方法:用手指关节叩击2〜3分钟,长期叩击按摩,可改善胃痛、便秘等病症。


       腹通——谷幽和胃
本穴物质为阴都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而成为地部经水,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地之地部,所以名“腹通谷”。
自助取穴:腹通谷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所属穴位:腹通谷穴属足少阴肾经。
功效说明:有清降注气、健脾除湿、宽胸安神的作用。 

主治疾病:腹痛、腹胀、呕吐、心痛、胸痛、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胃俞、足三里,有健脾理气调肠的作用,主治腹痛、腹胀;配申脉、照海,可治癫痫、惊悸。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腹通谷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胃脘胀痛。


      育俞——便秘不用愁
肓,心下膈膜,此指穴内物质为膏脂之类;俞,输。此穴的意思是指胞宫中的膏脂之物由此外输体表。本穴物质为来自胞宫中的膏脂之物,膏脂之物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外输体表,所以名“肓俞”。
自助取穴:肓俞穴位于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 

所属穴位:肓俞穴属足少阴肾经。 

功效说明:有积脂散热、润腿通便、理气止痛的作用。 

主治疾病:腹痛绕脐、呕吐、胃痉挛、腹胀、习惯性便秘、疝气、月经不调、腰脊痛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大敦、归来,有疏肝调肠、理气活络的作用,主治疝气痛、腹痛;配合谷、天枢,有清阳明热、疏调肠腑的作用,主治便秘、泄泻、痢疾;配 天枢、足三里、大肠俞,可治便秘、痢疾。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肓俞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便秘、腹痛。


      阴都——调理肠胃止哮喘
本穴物质为石关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为云集之状,穴外气血不断地聚集本穴同时又不 断地向外疏散,本穴如有都市的聚散作用,所以名“阴都”。
自助取穴:阴都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所属穴位:阴都穴属足少阴肾经。 

功效说明:有宽胸降逆、调理肠胃的作用。
主治疾病:支气管炎、哮喘、腹胀、肠鸣、腹痛、便秘、妇人不孕、胸胁满、疟疾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建里、足三里,有理中气、和胃肠的作用,主治腹胀、肠鸣、腹痛;配三阴交、血海,可治闭经。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阴都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胃脘胀痛、呕吐。


      承满——健脾和胃
“承”为承受的意思,“满”为饱满,以其作用于胃,故名“承满”
自助取穴:承满穴位于腹部,脐中上5寸,任脉旁开2寸。
所属穴位:承满穴属足阳明胃经。 

功效说明:有调中化滞、健脾和胃的作用。
主治疾病:肠鸣、呕吐、胃痛、食欲不振、呃逆、吐血等症状。
配伍治病:承满配中脘穴、胃俞穴、内关穴、太冲穴,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作用,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承满配足三里穴、脾俞穴、三阴交穴,有健脾和胃、增进食欲的作用,主治食欲不振。
按摩方法:用手掌根部推按2〜3分钟,长期按摩,可改善胃痛、食欲不振等病症。


      太乙——腹胀肠鸣求太乙
为关门穴传来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腹部外传之热的作用,水湿之气膨胀扩散形成横向运行的强盛风气,故名“太乙”。
自助取穴:太乙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寸。
所属穴位:太乙穴属足阳明胃经。
配伍治病:太乙配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有健脾消食的作用,主治消化不良太乙配滑肉门穴,有清心化痰宁神的作用,主治癫狂、吐舌。
按摩方法:用手掌根部按揉2〜3分钟,长期按摩,可改善胃病、心病等。


      天枢——大肠疾患
胃经上、下两部经脉的气血相交本穴后,因其气血饱满,除胃经外无其他出路,因此上走与胃经处于相近层次的大肠经,也就是向更高的天部输送,故“天枢”。
自助取穴:天枢穴位于腹部,脐中水平旁开2寸。 

所属穴位:天抠穴属足阳明胃经。 

功效说明:有调理胃肠、消炎止泻、通利大便的作用。 

主治疾病: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消化不良等症状。
配伍治病:天枢配上巨虚穴,有解毒清热化湿的作用,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天枢配足三里穴,有和中止泻的作用,主治小儿腹泻; 

                天枢配上巨虚穴、阑尾穴,有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急性阑尾炎; 

                天枢配大肠俞穴、足三里穴,有温通气机、调理肠腑的作用,主治肠炎。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1〜3分钟,长期按摩,可改善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


       大巨——肠胃好,大巨按
大巨指穴内气血物质所占据的区域为大为巨。本穴物质为外陵穴传来的地部水液,其下传之水为脾 土中的外渗之水,来源及流经区域巨大,如同巨大的浅溪,故名“大巨”。
自助取穴:大巨穴位于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

所属穴位:大巨穴属足阳阴胃经。 

有效说明:有调经、止痛的作用。
主治疾病:小腹胀满、阑尾炎、肠炎、便秘、腹痛、小便不利、尿潴留、膀胱炎、尿道炎、疝气等症状。
配伍治病:大巨配中极穴、次髎穴,可治小便不利。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点按1〜3分钟,长期按摩,可改善便秘、小便不利等病症。


      中脘——促进消化
“中”,指中间、中部;“脘”,这里指的胃部、胃腑。古人认为本穴位于胃部的中间,所以称为 “中脘”。

自助取穴: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所属穴位:中脘穴属任脉。 

功效说明:有健脾化湿、促进消化的作用。

主治疾病:腹胀、呕吐、疳积、便秘、黄疸、头痛、失眠、惊风等病症。
配伍治病:中脘配百会穴、足三里穴、神门穴,治失眠、烦躁; 


                中脘配阳池穴、胞门穴、子宫穴,治腰痛、痛经;
                中脘配膻中穴、天突穴、丰隆穴,治哮喘;配梁丘穴、下巨虚穴,治急性胃肠炎;

                中脘配肝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公孙穴,治疗胃渍疡。
按摩方法:用食指、中指指尖推揉3〜5分钟,长期按摩,可改善便秘、头痛等。



      上脘——化痰宁神
“上”指上方、上部的意思,“脘”是指空的管腔,上腹部的水气在本穴聚集,故名“上脘”。
自助取穴:上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
所属穴位:上脘穴属任脉。 

功效说明:有益气摄血、健胃消食的作用。
主治疾病:胃痛、呕吐、腹泻、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纳呆、癫痫等病症。
配伍治病:上脘配丰隆穴,治纳呆;上脘配天枢穴、中脘穴,治腹胀、肠鸣、泄泻。
按摩方法:用食指、中指指腹推揉2〜3分钟,长期按摩,可改善消化不良、水肿等。

      大肠俞——湿重腰痛大肠俞
大肠,大肠腑的意思;俞,输的意思。“大肠俞”的意思是指大肠腑中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故名“大肠俞”。
自助取穴:大肠俞位于腰部,第4腰棘突下,旁开1.5寸。
所属穴位:大肠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功效说明:有理气降逆、调和肠胃的作用。 

主治疾病:腹胀、泄泻、便秘、腰痛等症状。
配伍治病:配至阳、腰阳关,有强筋骨、利腰膝的作用,主治腰脊骶髂疼痛;配天枢,为俞募配穴法,有培土健中、消积化滞的作用,主治胃肠积滞、肠鸣腹泻;配上巨虚、承山,有调肠腑、清积热的作用,主治便秘;配气海、支沟,可治便秘。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大肠俞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腹痛、肠鸣等。


      悬枢——促进消化
“悬”,指悬挂;“枢”,指枢纽。督脉气血由本穴向外传输至腰脊各部,而穴内气血如同天部中悬挂的水湿之气,故名“悬枢”。
自助取穴:悬枢穴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所属穴位:悬枢穴属督脉。
功效说明:壮阳益气。
主治疾病:腰痛、腹痛、腹泻、痢疾、痔疮、脱肛等病症。
配伍治病:悬枢配委中穴、肾俞穴,有通络止痛的作用,治腰脊强痛;悬枢配足三里穴、太白穴,治泄泻。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腹揉按悬枢2〜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能促进消化。


      脊中——温阳健脾
“脊”,指脊骨;“中”,这里指穴内。本穴为人体重力场在背部体表的中心位置,故名 “脊中”。
自助取穴:脊中穴位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 棘突下凹陷中。
所属穴位:脊中穴属督脉。 

功效说明:宁神镇痉,强健腰肌。
主治疾病: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细菌性痢疾、腹泻、风湿痛、癫痫、痔疮、脱肛等病症。
配伍治病:脊中配足三里穴、中脘穴,治腹胀、胃痛; 

                脊中配上巨虚穴、下巨虚穴,治腹泻、痢疾; 

                脊中配肾俞穴、太溪穴,治腰膝酸痛; 

                脊中配至阳穴、阳陵泉穴、胆俞穴,治黄疸。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腹揉按脊中2〜3分钟,坚持按摩,可治疗黄疸、疳积等。


      胃脘下俞——健脾和胃
胃脘,中医学名词,泛指助弓以下之腹上部。本穴能治胃脘部疼痛,故名“胃脘下俞”。
自助取穴:胃脘下俞位于背部,当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所属穴位:胃脘下俞穴属经外奇穴。 

功效说明: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疾病:支气管炎、胃炎、胃痛、胰腺炎、消渴、咳嗽、胸膜炎等病症。
配伍治病:胃脘下俞配风市穴、血海穴、三阴交穴,治皮肤瘙痒;
                胃脘下俞配复溜穴、关元穴,治盗汗、多尿;
                胃脘下俞配天枢穴、大肠俞穴、支沟穴、照海穴,治便秘。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腹揉按胃脘下俞2〜3分钟,长期按摩,可治疗胃痛等病症。


      上廉——防治肩周理肠胃
本穴物质为下廉穴传来的水湿云系,在本穴所处的位置是在天之下部,而天之上部的气血物质相对 处于廉洁清静,所以名“上廉”。
自助取穴:上廉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 线上,肘横纹下3寸处。
所属穴位:上廉穴属手阳阴大肠经。
功效说明:有调理肠胃、通经活络的作用。
主治疾病:头痛、肩膊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 肠鸣腹痛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肩髃、合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上肢麻木、疼痛、痿软;配下廉,有通利小便的作用,主治小便黄;配下廉、足三里,可治腹胀、腹痛。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上廉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腹痛、上肢痹痛。


      手三里——清热明目、调理肠胃
里,此作“寸”解释。因为该穴在手部,又在肘端(肱骨外上踝)下三寸处,所以名“手三里”。
自助取穴:手三里穴位于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所属穴位:手三里穴属手阳明大肠经。
功效说明:有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的作用。 

主治疾病:腹痛、腹泻、上肢不遂、止痛等病症,弹拨此穴可消除针刺不当引起的酸胀感。
配伍治病:配温溜、曲池、中渚、丰隆,有利咽喉、清邪热的作用,主治喉痹不能言;配肩髃、合谷,有调理肠腑的作用,主治腹胀、吐泻;配肾俞、委中,有通经活络作用,主治急性腰扭伤;配三阴交,可治腹泻。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手三里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腹痛泄泻。


      支沟——通便利腑
本穴物质为外关穴传来的阳热之气,水湿较少,到达本穴后,又进一步吸热胀散为高压之气,按其自身的阳热特性,循三焦经经脉渠道向上,向外而行,扩散之气像树的分叉一样,故名“支沟”。
自助取穴: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所属穴位:日池穴属手少阳三焦经。 

功效说明:有清利三焦、通腑降逆的作用。
主治疾病:耳聋、耳鸣、肩背酸痛、胁肋痛、呕吐、习惯性便秘、热病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阳池、八邪,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手指震颤;配足三里,有通调腑气的作用,主治便秘;配章门,有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支沟100〜200次,每天坚持,可防治偏头痛。


      下巨虚——小肠疾患下巨虚
下巨虚指气血物质处于较高的天部层次,较低的天部层次气血物质虚少,为胃经上部足三里穴及下部胃经诸穴汇聚而成,为天之上部的水湿云气,故名“下巨虚”。
自助取穴:下巨虚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所属穴位:下巨虚穴属足阳明胃经。 

功效说明:胃、通经络的作用。
主治疾病:腹胀、腹痛、下肢麻痹、泻痢等症状。
配伍治病:下巨虚配天枢穴、气海穴,可治腹痛。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推按1〜3分钟,长期按摩,可改善下肢麻痹等病症。


      内庭——胃热上冲取内庭
内,进入的意思;庭,门庭的意思。内庭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趾縫如门,喻穴在纳入门庭之处,故名“内庭”。
自助取穴:内庭穴位于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 凹陷处。
所属穴位:内庭穴属足阳明胃经。 

功效说明:有清胃热、化积滞的作用。
主治疾病:鼻衄、 口臭、胃热上冲、腹胀满、肠疝痛、便秘、足背肿痛、发热、小便出血、耳鸣等症状。
配伍治病:内庭配合谷穴,有清泻邪热的作用,主治牙龈肿痛;
内庭配上星穴、太阳穴、头维穴,有清利头目的作用,主治头痛、目赤胖痛。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尖点按2〜3分钟,长期按摩,可改善胃热上冲、腹胀满等。


      大都——和胃消腹痛
此穴的意思是指脾经的气血物质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隐白穴传来的生发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如都市之物质聚散,所以名“大都”。
自助取穴:大都穴位于足大趾内侧,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所属穴位:大都穴属手足太阴脾经。 

功效说明:有健脾利湿、和胃宁神的作用。
主治疾病:腹胀、胃痛、呕吐、腹泻、便秘、急慢性肠炎、足趾痛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商丘、阴陵泉,有健脾利湿的作用,主治脾虚腹泻;配经渠,有解热发汗的作用,主治热病汗不出;配阳谷、鱼际,可治腹胀。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大都100〜200次,每天坚持,可改善梦魇。



      三阴交——健脾利肝肾
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所以名“三阴交”。

自助取穴: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所属穴位:三阴交穴属手足太脾经。 

功效说明:有健脾利湿、兼调肝肾的作用。

主治疾病:肠鸣、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心悸、失眠、高血压、湿疹、水肿、妇科疾病等病症。
配伍治病:配天枢、合谷,有清热除湿、健脾和中的作用,主治小儿急性肠炎;配中脘、内关、足三里,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配阴陵泉、膀胱俞、中极,有渗湿利尿的作用,主治癃闭;配中极、天枢、行间,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揉三阴交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腹痛、泄泻。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