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国药典》2015年版1178、1179页。 
	【处方】白芍317.5g、三七9.9g、茯苓238.1g、海螵蛸31.7g、白及238.1g、甘草317.5g、延胡索158.7g、颠茄浸膏2.1g。 
	【制法】以上八味,白及、三七、海螵蛸粉碎成细粉;甘草加水煎煮四次,第一、二次每次3小时,第三、四次每次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备用;白芍、延胡索、茯苓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与上述滤液合并,板框滤过,浓缩至适量,加入上述细粉及颠茄浸膏,搅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的辅料,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性状】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淡黄色至棕褐色的粉末;味甘。 
	【药性分析】方中白芍为君,柔肝和胃,缓急止痛。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三七化瘀止血;甘草调和诸药,又合芍药以缓急止痛;茯苓健脾;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海螵蛸制酸止痛;颠茄浸膏解痉止痛,抑制胃酸分泌。全方共奏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缓急止痛,去腐生新之功。 
	【功效】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缓急止痛,去腐生新。 
	【主治】用于肝胃不和、瘀血阻络所致的胃脘疼痛、连及两胁、嗳气、泛酸;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饭后服用。 
	【注意】青光眼患者忌服。 
	【规格】每粒装0.4g。 
	【贮藏】密封。 
   


收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