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疗养频道 > 慢性疾病 > 正文

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

来源:岭南中药网发布时间:2017/5/19
导读: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源供应形成供血供养障碍,从而导致股骨头骨质坏死的一种病症。本病属中医“骨痹”范畴,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不健,故见股骨头坏死。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滞血淤,肝…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源供应形成供血供养障碍,从而导致股骨头骨质坏死的一种病症。本病属中医“骨痹”范畴,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不健,故见股骨头坏死。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滞血淤,肝肾不足,气虚血弱所为。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五型。 

1.气滞血淤型 

常见于股骨头坏死早期,患侧髋关节疼痛剧烈,多为胀痛,刺痛,有时表现为休息痛,或久卧久坐后初动时疼痛加重,稍活动后疼痛减轻,超过髋关节活动范围后疼痛亦加重,痛处固定不移,拒按舌质暗,有淤斑,脉涩。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 

处方: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生地,三七,蒲黄,丝瓜络,路路通,乌药,佛手各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2.气虚血淤型  

多见于股骨关坏死,中期或后期,患侧髋关节胀痛或轻刺痛或隐隐作痛,髋关节功能受限卧床或扶拐行走,患肢及臀部肌肉萎缩,面色无华少气懒言活动无力,舌质淡或暗,苔薄白,脉沉细或涩。   

洽宜: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方选:四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处方: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芪、党参、三七、白术、茯苓、甘草各10克。水煎服,日1剂。 

3.气血虚弱型      

多见于老年人股骨头坏死后期,长期髋关节功能障碍,跛行或行动困难或卧床,髋部隐隐作痛或疼痛较轻,活动时髋部疼痛加重,患部肌肉萎缩,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无华,气短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宜,益气养血。 

方选:八珍汤加减。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党参、白术、茯苓、圆肉各15克,黄芪30克,大枣5枚,炙甘草10克,水煎服。

 

4.脾肾阳虚型 

多见于应用激素类股骨头坏死后期,髋关节钝性疼痛,有时反射至大腿,膝关节处,活动后疼痛加重,腰酸膝软无力,跛行或行走不利,精神萎靡,面色咣白,或有阳瘘,泄下完谷不化,浮肿,腰以下为甚,舌淡胖,苔白脉沉弱。   

治宜:温阳补肾。   

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   

功能处方:附片、肉桂、熟地、山药、枣皮、茯苓、泽泻、丹皮、牛膝、续断、当归、玄胡各10克。水煎服。 

5.肝肾不足型 

多见于老年股骨头坏死后期,髋部疼痛较轻,休息后疼痛减轻,活动时疼痛加重,腰膝无力,患肢肌肉萎缩,自汗或盗汗,健忘失眠,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沉细。    治宜: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   

处方:独活、寄生、牛膝、杜仲、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党参、茯苓、秦艽、桂枝、防风各10克,甘草、细辛各6克。 

服法:日1剂,水煎服。一个月疗程。  

   

附: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辨证分期 

一期(气滞血淤型为主)为早期股骨头坏死。主要症状髋关节疼痛或向膝关节放射,时轻时重,劳累或受凉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痛有定处,胀痛或刺痛。髋周肌肉紧或痉挛,行走不利。检查发现髋关节,前侧腹股沟中点,内收骨肌腱,大粗隆上部,缝匠肌起点,臀中肌,坐骨结节处有压痛,早期以髋关节内施活动受限明显,舌质暗,脉沉涩,治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二期(肝肾亏损为主)为中期股骨头坏死,主要症状为髋关节疼痛持续不减,下肢乏力,关节活动受限加重行走不利或轻度跛行,腰背酸软。检查可见上述体征更加明显肌肉萎缩,髋关节活动受限明显如内旋,屈曲,外展,其次是外旋,后伸,步态跛行,舌苔薄白脉沉细。药用,右归丸加减。   

三期(气血两虚为主)为晚期股骨头坏死,主要症状为髋关节疼痛时阵发或持续性疼痛,下肢无力,肌肉萎缩,变细,或肢体出现短缩,走路跛行,关节活动受限更加严重,体征也明显加重,神疲气短,舌质淡红,脉弦细。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合八珍汤加减。  

 

附:股骨头骨骺炎证治   

股骨头骨骺炎又称扁平髋,小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变部位在股骨头的骨化中心,股骨头的形态因发生不同程度改变而导致股骨头与髋臼匹配关系失衡,晚期形成退行性关节炎。本病好发于3~12岁儿童,单侧发病多见。   

中医认为,小儿稚阴稚阳之体,外感湿邪,湿浊痹阻,脾虚水湿不化,阻滞静脉关节。症见关节轻度肿胀.疼痛,肌肉轻度萎缩,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细,滑,湿滞日久或外伤血淤静脉关节,症见跛行,关节疼痛,压痛,拒按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或见淤斑,脉弦涩;年幼体弱,肾气不充,不能温煦濡养筋骨。症见四肢酸软隐痛,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中医内治法   

1.湿痹型   

治法:健脾化湿。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处方:桂枝12克,芍药10克,炙甘覃6克,麻黄6克,白术6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炮附子6克,生姜3片。   治法:活血化瘀,强筋壮骨。   

方药:身痛逐淤汤。 


处方:秦艽6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6克,羌活6克,没药6克,当归9克,五灵脂6克,香附6克,川牛膝9克,地龙6克。 

3.肾虚型  治法:补肾壮骨。 

方药:健骨虎潜丸。 

处方:龟胶10克,鹿角胶10克,虎骨10(现用狗骨代),何首乌10克,川牛膝10克,杜仲10克,锁阳10克,当归10克,熟地l0 克,威灵仙10克,黄柏6克,人参5克,羌活6克,白芍l0克,白术10克,川附子3克,共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0克,空腹淡盐开水送服每日23次。        

()外治法        

1.行走支架       

患髋固定于外展45度,内旋l0度位,白天配合双拐行走,晚上去除支架,三角枕置于两腿之间维持外展内旋位。固定12年,定期复查   

2.髋人字石膏固定于患肌髋外展内旋位   

3个月更换l次石膏,更换时去石膏休息一周,在不负重情况下锻炼髋膝关节,防止关节僵硬和关节软骨的变性。   

3.化瘀通络洗剂(林如高正骨经验)   

药方组成:骨碎补15克,桃仁9克,红花6克,川芎6克,续断6克,苏木l5克,当归尾9克,桑枝9克,桑寄生15克,伸筋草15克,威灵仙15克。    

功效与适应证:活血舒筋,化瘀通络。 

治损伤或骨病后筋络挛缩酸痛。 

用法:水煎熏洗,每剂加黄酒60克,每日1剂,熏洗2次。 

4.针刺治疗 

取穴以患髋穴位为主:①居胶,五枢,髀关,气冲;②足五里,急脉,冲门,环跳。每次选针1组穴位,交替使用。常规消毒后,避开血管,急脉穴针13毫米,环眺穴针50毫米左右,其他穴位针25毫米左右,采用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5分钟再行第二次捻转,留针30分钟,同时配合TDP照射。取针后在针刺穴位处拔火罐13(火罐直径35毫米)留罐510分钟,然后在腹股沟下方贴磁疗片12片,用医用纸胶带固定24小时,若有皮肤斑疹过敏现象则停用。每一天治疗一次5次为一疗程。针刺,拔罐能活络散淤,通络止痛。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文章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